航测 | 精灵4RTK如何做到免像控

01、为什么需要布设像控点

打个这样的比方,不知道是否恰当。把航拍照片比作一张张同样尺寸的A4纸,现在需要把所有的A4纸合并,拼成一张大纸,放置在一块水平的木板上。如何完美地拼接呢?我们需要把每张纸调整位置都水平地依次排列在木板上(解算并改正外方位元素,即POS信息),然后把每张纸都压得昝平(根据内方位元素进行畸变修正),为了没有拼接缝,需要把纸张之间相互重叠一部分(保证一定的重叠率),然后可能所有纸张的排列依旧比较乱,此时,就需要一枚枚图钉(像控点),根据特征标记把对应的A4纸强制地钉在木板的对应位置上。不知道你们脑袋里面有没有对应的画面,笔者暂时只能想到这么一个比方。。。像控点就像钉子,把有像控点标记的图像严格平差后“钉”到准确的位置。当然,像控点越多,整体精度越高。 

 

02、如果不做像控点,我们需要什么条件

 

接着上面那个不恰当的比方中提到的几个要素,准确的外方位元素(POS信息)、准确的内方位元素和畸变参数,这两个关键要素准确了,即使不需要像控点,我们也能做到把相片进行精准拼接。当然,由于原始的POS信息一般为WGS84或CGCS2000经纬度+椭球高(即大地高),而我们所需要的成果坐标系通常为投影坐标系,高程系统为正常高,如CGCS2000(3°带高斯投影,中央经线114°)+85高(即通常说的水准高),因此,就还需要获取转换到与之对应的成果坐标系的转换参数。所以,需要的条件为:准确的外方位元素(POS信息)+准确的内方位元素和畸变参数+转换到与之对应的成果坐标系的转换参数 

 

03、现实中我们如何操作(文字较多,望君细看)
(1)准确的外方位元素(POS信息)

 

以精灵4RTK为例,支持实时差分定位(RTK)和后差分处理(PPK),其中,RTK标称精度为水平1cm±1×10-6D,垂直1.5cm±1×10-6D。利用厘米级精度的RTK定位或者PPK解算的POS信息,可满足要求。

 

(2)转换到成果坐标系的转换参数

 

这个好说。忽略掉看似高深的“转换参数”几字。平面:由于WGS84椭球和CGCS2000椭球的极度相似性,WGS84经纬度坐标与CGCS2000经纬度坐标只存在非常非常小的差别(笔者这里当地是不超过一两厘米的误差,可以忽略不计),因此,若成果坐标系需要CGCS2000的话,WGS84经纬度坐标可以直接使用,不需要进行额外转换。高程:似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之间的高差称为高程异常,对于整个参考椭球来说,不同区域的高程异常是不同的。但是,对于项目工程的局部范围来说,其高程异常往往只有不到毫米级的变化,所以可以当成一个固定差。这个局部的固定差,直接在一个局部参数校正后的RTK手簿里,随便选择一个测区内的坐标值,用水准高-大地高即可得到一个高程异常值。然后,先利用LocaSpaceViewer,将P4R拍摄的照片里的POS信息读取出来并储存;接着,在EXCEL中利用高程异常值对POS里的椭球高进行改正。最后,再次利用LocaSpaceViewer,将改正后的POS信息写入到原照片中
(3)准确的内方位元素和畸变参数
这个太难了,就像测量中无论使用任何方法都无法消除测量误差一样。但是,误差不可能消除,但可以减小。对于局部小范围,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“手段”,使得其内方位元素和畸变参数进行优化,得到满足我们局部小范围精度要求的优化值。参考任栋、潘海利、武洋等人2019年12月发表在《测绘标准化》上的一篇论文《精灵4RTK无人机在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中的应用探讨》,其具体做法为:1、挑一个高差较大的区域作为检校场;2、在最低点到最高点的不同高度面布设若干平高检查点,采用GPS RTK平滑方式测量;3、按照最高点的旁向和航向重叠率均不低于60%的方案规划航线,使用精灵4RTK进行航摄;4、使用航摄数据处理软件,赋予POS较高的权值,此采用保持内方位元素不变、外方位元素平差的方式进行空三处理,并自动生成DOM和DSM;加载DOM和DSM,导入检查点,统计检查点高程差值;5、通过最低点的误差值计算焦距的改正值,并用改正后的焦距再次处理数据,如此反复,直到各检查点的高程误差满足规范要求为止。

这样就得到了一套较好的内方位元素和畸变参数,可以用于以后任何小范围的项目。

下面介绍一下笔者的实际做法(这里要感谢一下四航院航测扛把子——陆神的帮助):

1、选择一块小区域(100*100米左右),最好是空地与房屋都有,且辨识度高,地物棱角、色彩分明

2、均匀采集若干平高检查点;

3、利用精灵4RTK对该区域规划并进行五向飞行,高度50-80米;

4、利用LocaSpaceViewer与EXCEL对照片进行POS高程改正

5、使用CC(ContextCapture)对POS改正后的照片进行初始化空三(传感器尺寸13.2,其余相机参数默认,外方位元素重新计算,内方位元素平差调整),得到一组平差优化后的内方位元素;

6、进行后续建模,比较检查点高程差值,并根据高程差值改正焦距值(PS:根据焦距与飞行高度,按比例改正)

7、在CC中再次新建项目,使用得到的参数进行初始化空三(使用之前平差优化的内方位元素和改正后的焦距,外方位元素重新计算,内方位元素保持),空三完成后直接建模。

此刻再对比检查点误差,相信你会豁然开朗,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!